地球体育注册
北京10月4日電(記者董瑞豐、劉鄧)我國載人潛水器“深海勇士”號在4次完成最大深度4500米下潛後,3日返航海南三亞港。作為“蛟龍”號的兄弟,關鍵部件九成以上國產化,“深海勇士”號被視為承上啟下的又一深海“利器”。它能做什麼?有哪些“厲害”之處?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。下潛4500米,基本覆蓋我國主要海域本次海試中,“深海勇士”號4次完成4500米級下潛,其中最大下潛深度為4534米。同時,開展了海底科考應用作業,地質取樣5份,用機械手抓取了29種生物。為什麼把下潛深度設計為4500米?專家解釋,4500米基本覆蓋了中國主要海域和國際海域資源可開發的深度。“深海勇士”號總設計師胡震說,4500米深度已經覆蓋整個南海的探測、下潛開發等方麵需求。此外,目前的國際深海研究熱點問題,如海底熱液硫化物、海底冷泉等,約為3000米深度,也在“深海勇士”號的下潛範圍內。相比更深的深度,承受4500米水壓也可以讓潛水器的運行難度和成本大大降低,提高科考的性價比。從1000米、4500米、7000米到萬米級,我國目前已形成全海深潛水器能力。據了解,11000米大深度項目也已經部署,有望於下水。胡震介紹,我國正在實現潛水器的譜係化,“深海勇士”號是整個深海作業體係中的一個環節。不同型號的載人和無人潛水器,在深海作業中各有側重、相互配合,可以更高效地幫助我們去探索海洋、開發海洋、保護海洋。鋰電池可用5年,進入國際先進序列在中國科學院深海工程研究所,海試現場驗收專家組給“深海勇士”號打出99.19分的高分。海試總指揮劉心成說,上90分的很少,99分以上的非常罕見。“深海勇士”號有何過人之處?專家介紹,“深海勇士”號用鋰電池取代了原先的銀鋅電池,從而使電池可用次數從50次增加到500次,使用壽命長達5年左右,有效降低了成本。深海鋰電池還顛覆了世界深潛界的一個概念——無動力下潛、無動力上浮。這兩個過程原來不用電,但耗時較長;使用鋰電池後,潛水器可借助電力快速上浮和下潛,增加在深海作業的時間。此外,“深海勇士”號可從海底實時傳輸圖像。“深海勇士”號控製係統負責人、來自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的祝普強說,美國的“新阿爾文”號隻能傳輸數據,俄羅斯的“和平號”、日本的“深海6500”則是模擬信號,“深海勇士”號實現了數字通信,是一個很大的進步。“海試結果表明,‘深海勇士’號載人潛水器性能優良,可列入國際最先進載人潛水器序列。”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發來的賀信中說。關鍵部件91.3%國產化,提升載人深潛核心技術此前的“蛟龍”號已經能夠載人下潛至海底7000米,為何我國還要研製4500米載人潛水器?提高國產化程度、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,是最大的原因。現場驗收專家組表示,“深海勇士”號的關鍵部件國產化率達91.3%,主要部件國產化率達86.4%。劉心成介紹,“深海勇士”號的浮力材料、深海鋰電池、機械手等都由我國自主研製,不僅降低了成本,而且讓相關技術企業努力創新,迅速成長。他說,這不是走回頭路,其中的差別就在於集成創新和自主創新。胡震說,海試結果表明,“深海勇士”號的載人艙、推進器、海水泵等十大關鍵部件性能可靠,未來將帶動這十個方麵海洋裝備科技的國產化水平,為我國未來全海深科考奠定堅實基礎。“‘深海勇士’號是繼‘蛟龍號’後我國深海裝備的又一裏程碑,實現了我國深海裝備由集成創新向自主創新的曆史性跨越。”中船重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杜剛說。
山西:19人盗掘陶寺北墓地古文化遗址、古墓葬被通缉 《地球体育注册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雅加达10月31日电 专访:《中国-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》将全面惠及域内企业和人民——访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记者梁辉 宗萍萍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日前在东盟总部所在地、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近日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的《中国-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》将进一步释放自贸区实施的红利,让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全面惠及自贸区所有协定成员的企业和人民。他认为,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后,将为中国东盟双方经济发展提供新助力,也将促进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谈判和亚太自贸区的建设进程。黄溪连说,中国-东盟自贸区涵盖11国约20亿人口,是中国对外商谈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和已经实施的最大自贸区,也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间建成的最大自贸区。它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,开创了中国对外商建自贸区的先河,为之后中国与更多国家商谈自贸区树立了基础样板、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、提升中国外贸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他介绍,升级议定书涵盖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、投资、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,是对原协定的丰富、完善、补充和提升。在货物贸易领域,双方在原协定基础上优化了原产地规则,实行新的更加便利的原产地证书,增加了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条款;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,双方在建筑、金融、旅游、通讯、运输等部门互相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,如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、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;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,双方同意在农业、数字经济、交通、中小企业和环境等10多个领域开展合作,并为有关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。双方还纳入了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等新领域。黄溪连说,中国-东盟自贸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间互利互惠、合作共赢的典范。2002年,中国-东盟自贸区刚刚启动时,双方贸易额只有548亿美元;到,双方贸易额已高达5878亿美元,16年间增长了近11倍。双向投资从2003年的33.7亿美元增长到的158亿美元,增长近5倍。到今天,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,东盟于今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;累计双向投资达到2233亿美元。他说,自贸区的实施为域内企业和人民带来了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好处和便利。域内企业更大程度、更加便捷地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,获得更大利润,双方人民也以低廉的价格享用对方的优质产品。以农产品为例,自贸区优惠政策使东盟国家的山竹、榴莲、芒果等热带水果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,也让中国的苹果、梨等温带水果摆上了东盟各国超市货架。这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实实在在成果,对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作用。随着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,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已日益形成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、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。黄溪连展望说,未来,自贸区的深入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双方人民往来与沟通,深化全方位互联互通,拉紧双方利益纽带,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,为落实《中国-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》作出积极贡献,为打造中国-东盟经济共同体夯实基础,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。
【編輯:李克勤】
相关新闻
-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23-03-30
- 2016年前三季度空气质量整体趋好 9月颗粒物浓度出现反弹 2023-03-30
- 上海:购物节庆“撬动”市场复苏 线上线下零售消费两月超五千亿元 2023-03-30
- 连年丰收,库存充足——我国粮食供应能应对各种考验 2023-03-30
- 聆听新征程上的奋进之声——2022年全国人代会“代表通道”回眸 2023-03-30
相关新发布
- 通讯:“友谊使者”中国大熊猫入住莫斯科新家 2023-03-30
- “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”丛书出版发行 2023-03-30
- 习近平向第十二届中国-东北亚博览会致贺信 2023-03-30
-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“代表通道”开启:求真务实 履职担当 2023-03-30
- 白皮书:我国各级法院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40.4万件 2023-03-30